
    实践团成员合影
    
    团队成员矫正小朋友发音
    
    团队成员教小朋友诵读《长征》
    
    团队成员入户采访调研
    为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号召,帮助农村人口掌握国家通用语,避免与外地人的交流隔阂,实现顺畅的沟通。8月5日, “推普走进多彩贵州,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贵州省凯里市炉山镇开展“推普小课堂”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通过实践团成员教授小朋友们一些生活中的日常交流用语,将普通话与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其切身感受到普通话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队员们于8月5日上午9点集合后在“推普小课堂”开始前布置好场地以及准备相关资料等待小朋友们的到来。当今,推普工作的重点区域就在乡村。因为大多数城镇人口基本已经掌握普通话,但水平参差不齐,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低,故在广大农村自然就成为了目前推普的主阵地。实践团成员将推普工作与红色元素相结合,不仅要把普通话带进农村,更要把红色故事讲到农村。以普通话为媒介,传播红色故事,深化小朋友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语言不通也是贵州在实现脱贫的过程中的一大难关,各地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在积极响应政策学习普通话,但效果不很显著,大部分人的主要交流方式依旧是方言。实践团成员为了解当前炉山镇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制作了调查问卷在街上随机邀请炉山镇居民进行填写,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推普工作依旧任重道远,但是实践团依旧相信多彩贵州的故事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此次活动,不仅让扩宽了小朋友们对普通话的认识,同时使其学会了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这一次的经历让小朋友们了解了普通话更广泛的使用和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大的帮助。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得到了锻炼,不仅学会更勇敢的和陌生人交流,更耐心的教小朋友识字,同时也懂得了团队分工,明白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的推广不仅仅是当代青年人的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尚未结束,新时代的青年人理应肩负其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