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Martin Goffriller博士的科考纪行
7月,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Martin Goffriller博士再赴中亚,计划对研究区域内约5000平方公里地区内45-50个Dzhetyasar文化的定居点展开系统户外调研。Martin博士的研究旨在通过尽可能多的对Dzhetyasar的定居点的记录和调查,获取关于国家形成过程和中亚游牧民族定居过程的必要的文化信息,以完善丝绸之路考古学和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联系的相关研究。
到目前为止,Martin博士已经成功调研了其中27个独立遗址。这些遗址通常位于离河流更近的地方,从附近的城镇更容易到达,但是这也意味着它们更容易受到现代化农耕及盗墓活动的影响。通过考察,Martin博士发现,部分已走访的聚落规模非常小,直径只有50到100米;还有一些较大的聚落则是一个完整的城市遗址,有城墙、塔、门和城堡;其他遗址则以堡垒的形式出现,这些堡垒似乎曾经保卫着古老的水系,而其中的大多数在后来被淤塞,或是在其他地方开辟了新的河道。目前,野外考察调研仍在继续进行。
Dzhetyasar是现代哈萨克人对锡尔河沿岸文化曾经繁荣的地区的统称。这些Dzhetyasar文化定居点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9世纪,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特征的独立地区,即西部地区的沙漠和环境宜人的东部地区。当前,学界对这个地区所存在的城堡、村寨、种族、语言、宗教和信仰等信息知之甚少。
Martin Goffriller博士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学的青年教师,从2018年5月入职矿大后,一直致力于中亚地区古城遗址的考察和研究。2018年夏天,Martin博士历时2个月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科学考察,调研行程覆盖了从吉尔吉斯斯坦到哈萨克斯坦中部城市基兹洛尔达1200公里区间内的18个遗址,旨在探索锡尔河沿岸曾经繁荣Dzhetyasar文化发展。